NEWS行业新闻

从大厂采购超支20%看:中小企业为什么总在“买东西”上栽跟头?

凌晨2点,某制造业大厂采购经理的朋友圈悄悄更新:“第12次修改Q3采购预算,今年的成本KPI怕是要凉了。”

这条朋友圈被行业群转发了500次,评论区里全是共鸣:

“我们厂上个月刚被供应商坑了,订的钢材晚到10天,生产线停了3天,损失几十万。”

“找供应商比找对象还难,翻了20个群,问了10个朋友,还是怕遇到‘货不对板’。”


微信图片_20240223173009.png


中小企业的采购“摸黑路”

其实,比起大厂的“规模压力”,中小企业的采购更像“在黑暗里走路”:

找供应商难:想找靠谱的原材料供应商,要翻遍行业群的聊天记录,问遍朋友,甚至要亲自跑工厂,耗时耗力;

比价难:拿到10家供应商的报价单,要对着Excel算半天,生怕漏了运费、税费这些隐性成本;

信任难:好不容易选了一家,还得天天催货,怕对方延迟交付,影响生产;

库存难:采购多了怕积压,采购少了怕断货,全凭“经验”猜,经常踩坑。

某中小企业协会的数据显示:63%的中小企业采购成本占比超过营收的30%,其中28%的企业因为采购失误导致利润下降。

“我们去年买了一批原材料,结果供应商偷工减料,产品质量不达标,客户退了100单,损失了20万。”一位做五金配件的老板说,“要是有个工具能帮我筛掉不靠谱的供应商,就算花点钱也值。”

采购优化系统,帮你把“坑”变成“利润”

去年,某餐饮连锁品牌也遇到过类似的困境:

食材采购成本占比高达40%,还经常出现断货——比如夏天卖奶茶,珍珠断货了,顾客全跑了;冬天卖火锅,羊肉卷晚到,翻台率下降了15%。

后来,他们用了采购优化系统,把所有供应商的信息(资质、交付记录、产品质量评价、历史报价)全部录入系统,系统通过算法做了三件事:

智能筛选供应商:根据“资质合规+交付准时率+质量评分”三个维度,自动排出TOP10供应商,再也不用翻群问朋友;

智能比价:实时抓取市场价格,自动比对不同供应商的“报价+运费+税费”,算出“性价比最高”的选项;

需求预测:根据历史销售数据(比如夏天奶茶销量增长30%)和市场趋势(比如羊肉价格冬天会涨),预测未来1个月的采购量,避免积压或断货。

结果怎么样?

采购成本下降了15%(相当于每个月多赚了10万);

断货率从8%降到了2%(顾客回头率提升了20%);

采购人员的工作时间减少了30%(以前天天催货,现在系统自动提醒交付时间)。

中小企业的“利润密码”,藏在“采购”里

很多老板觉得“采购就是花钱”,但其实,采购是企业利润的“源头”——省下来的每一分钱,都是净利润。

比如,一家年营收1000万的企业,采购成本占比30%(300万),如果能通过采购优化系统降低10%的成本,就能多赚30万,相当于增加了3%的营收。

而采购优化系统,就是帮中小企业把“被动花钱”变成“主动赚利润”的工具:

它不是“高大上”的技术,而是“能解决具体问题”的帮手——比如帮你筛掉不靠谱的供应商,帮你算出最划算的价格,帮你避免断货;

它不是“大企业的专利”,中小企业也能用——现在很多采购优化系统都有“中小企业版”,价格便宜,操作简单,甚至不用安装,直接用手机就能用。

采购优化,是中小企业的“必答题”

在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环境下,中小企业的利润空间越来越小,而采购优化,就是“从成本里抠利润”的最有效方式。

与其每天在“找供应商、比价、催货”上耗时间,不如用一套采购优化系统,把这些“重复劳动”交给工具,把时间放在“做产品、拓客户”这些更重要的事情上。

最后,想对所有做采购的朋友说:“采购不是‘背锅的’,而是‘帮企业赚利润的’——只要用对了工具,你也能成为企业的‘利润功臣’。”